1.阅读苏轼《水调歌头》,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1题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参考答案:表现了词人出世与人世的矛盾心理,既想超然物外、登临仙境,又难以割舍现实生活。(只答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亦可)

  第2题 词人最后的选择表明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参考答案:执著现实,热爱人间生活。

  第3题 这首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首词由中秋赏月,抒写人生感慨,表现了词人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引起的出世与人世的矛盾,在矛盾中又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执著热爱。

  2.阅读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第1题 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参考答案:分两层:第一层,自昔穆公求士至客何负予秦哉,讲秦国历史上的明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第二层,自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至本段结束,讲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2题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归纳法,由四君个案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客何负于秦哉!对比法,任用客卿与驱逐客卿形成对比。

  第3题 这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位国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侧重的是:秦穆公争霸,秦孝公变法,秦惠王扩张,秦昭王安内。运用秦国历史上明君的事例作论据,对秦王来说,是最熟悉、最亲切、最有说服力的,并且暗含着深意:逐客是违背列祖列宗的做法,是不孝的;任用客卿建功各有侧重,有利于突出强调客卿的多种作用。

 3.阅读下面《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

  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日: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第1题 解释文中带点字的含义。

  示:讫:

  疾:恨:

  参考答案:示:给……看。讫:完毕。疾:同嫉,嫉妒。恨:遗憾。

  第2题 这段文字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王恺与石崇争豪斗富的丑恶表演,揭露了东晋门阀豪富穷奢极欲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

  第3题 这段文字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石崇的豪富及飞扬跋扈的个性的?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