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真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与其他新闻评论文体(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短评等)最明显的不同之处,也可以说是杂文积随笔等短小言论基本的特性是

A.政论因素与新闻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

B.政论因素与文艺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

C.新闻因素与文艺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

D.政论因素与经济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

2.在电视评论的同期声中,具有强烈客观性的是

A.访谈的同期声

B.评论主体的同期声

C.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

D.插入式的说明,解释同期声

3.人们常把“乌纱”比作官位,《焦点访谈》有一期节目题为《飞去“乌纱”又飞来》,该标题运用了

A.比喻法 B.借代法 C.拟人法 D.回环法

4.编者按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和

A.引导舆论 B.针砭时弊 C.判断是非 D.补充强调

5.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是

A.通过对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B.逻辑性强

C.通过对大量背景材料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D.说明力强

6.在新闻宣传的多种方式中,最直接的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方式是

A.新闻调查 B.新闻评论 C.新闻报道 D.新闻论文

7.在国内,沙龙式电视评论节目初创期的代表是

A.《实话实说》 B.《新闻调查》 C.《焦点访谈》 D.《新闻纵横》

8.介绍作者身份,交代事件背景的按语是

A.文前按语 B.说明性按语 C.注释性按语 D.编者后记

9.“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说这句话的人是

A.胡乔木 B.陆定一 C.邓拓 D.范长江

10.1986年12月26日,成功地把音响引入广播评论节目的是

A.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关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B.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市长换锅的启示》

C.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的《请您说声“对不起”》

D.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的《和平的赛场需要更宽广的民族胸怀》

11.新闻评论要想说服受众,主要靠

A.语言的魅力 B.生动的形象

C.合理的结构 D.逻辑的力量

12.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

A.广播 B.报刊 C.电影 D.电视

13.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法是评论结构方式中的

A.归纳式结构 B.递进式结构

C.演绎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14.在报刊上发表时常用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的字体排列的编者按语是

A.文前按语 B.文中按语 C.编后 D.短评

15.短评写作应该

A.完全依托新闻报道 B.新闻报道仅作参考

C.多事一议 D.一事一议

16.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政论家李普曼不但在美国国内威望很高,而且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国。他主持的几个专栏风靡全美,其中在《纽约每日论坛报》担任专栏特约撰稿人的时闽最长,这个专栏是

A.《自由与新闻》 B.《公众舆论》

C.《今日与明日》 D.《孤立与联盟》

17.一篇评论的灵魂是

A.论点 B.论证 C.论据 D.论理

18.与新闻报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

A.客观性 B.隐蔽性 C.主体性 D.显著性

19.在新闻评论的三要素中,下面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这就是

A.论点比较明确,不易辨认 B.论据比较模糊,但易辨认

C.论证比较模糊,不易辨认 D.论证相对外显,易于辨认

20.中国报纸专栏评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1898年12月23日,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这份旬报上开设了

A.“国闻短评”专栏 B.《鼓吹录》专栏

C.《小言论》专栏 D.《自由谈》专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在按语的写作中有一些特别的要求,这就是

 

A.立足依托,有所超脱 B.配合及时,运用灵活

 

C.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D.明快犀利,讲求分寸

 

E.囿于报道,不必发挥

 

22.新闻评论主体部分的结构基本要求是

 

A.布局合理 B.层次分明 C.逻辑清晰

 

D.首尾呼应 E.引证丰富

 

23.确定论题的基本原则是

 

A.四面出击,发散思维 B.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C.不落俗套,蕴含新意 D.抓住要害,突出重点

 

E.点面结合,由此及彼

 

24.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有

 

A.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B.述大于评,以述为要

 

C.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D.述多评少,述评不分

 

E.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25.戊戌变法时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报刊,其政论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报纸和报刊评论潜在的巨大功能和作用,这些报刊有

 

A.《申报》 B.《国闻报》 C.《知新报》

 

D.《湘报》 E.《时务报》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编后

 

27.口播评论

 

28.《人民日报·今日谈》

 

29.网络论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简答侧证法与归纳推理的论证方法的异同。

 

31.新媒体语境下,广播评论呈现出的新特点有哪些?

 

32.电视评论的观念更新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

 

33.简答国内电视评论节目播报语态的发展变化。

 

五、实践题:本大题共2小题;34小题14分,第35小题20分,共34分。

 

34.根据新闻评论写作原理,分析下面作品的写作特点。(字数400左右)(14)

 

公共辩论,求真比求胜更重要

 

作者:范正伟

 

这几天,因“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吃”产生骂战,方舟子和崔永元从微博转战至法庭,互指对方侮辱诽谤、侵害名誉。从斗嘴到说法,这场官司不管胜负如何,都有一定的标本意义,尤其是,比起一些人的“微博约架”,应该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只是,一场原本围绕科学命题的公共辩论,最终在互斥“流氓”“骗子”的骂声中收尾,还是令人心生感慨。当严肃的科学探讨,变成关乎名誉尊严的捍卫之战;当对转基因的关注,成为“挺方还是挺崔”站队表态;当摊开手掌的公共辩论,成为攥紧拳头的相互攻击,这种戏剧性的结局,恐怕不是各方都愿意看到的。

 

近些年来,公共辩论“剑走偏锋”的现象并不鲜见:心平气和的讨论,变为唾沫横飞的辱骂;同一话题的分歧,成了互揭隐私的竞赛;网络争吵的激化,导致赤膊上阵的“约架”,至于动辄质疑别人为“五毛”“美分”,或者相互送上“卖国贼”“爱国贼”的帽子,也是时有耳闻。类似现象,不仅拉低了公共辩论的价值,许多时候也冲破了法律道德的底线。究其原因,往往是伸张正义的急迫、求胜心切的冲动,让预设立场左右了事实选择,让站队逻辑取代了是非判断,让意气之争消解了话题本身。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有句名言,“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遗憾的是,在当下的现实中,许多时候事实还没搞清楚,就有了倾向性答案。君不见,从马航客机失事,到苹果手机定位,再到海南棉被捐赠,有人总是选择性相信,然后再以观点论证观点。至于真相如何,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观点的卓然不群,重要的是意见的抱团取暖,难怪有人发问:在雄辩“胜于”事实的时候,我们如何关心真相?而作家刀尔登在《中国好人》一书中,也忧心忡忡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道德下降的第一迹象,就是不关心事实,毕竟,辨别真相,是累人的事。”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偶尔对事实的忽略“无伤大雅”,重要的是自己观念的先进,高尚的是对正义底线的捍卫。毫无疑问,宽容是有底线的,但这个底线,只能是法律道德,而不是一己的好恶。如果一边高呼自由,一边却对不同声音没有起码尊重,充满了智商和道德的优越感;如果一边宣称平等,一边却认为别人不配有发言资格,摆出一副真理在握、不容分说的姿态;如果一边反思“文革”,一边却像“文革”一样,动辄给别人扣上吓人的大帽子,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红即黑,这种辩论和交锋,除了固化成见、撕裂共识,恐怕不会有别的意义,更难以收获新的东西。

 

事实上,即便是错误的意见,其内容往往也包括着部分合理性。罗曼·罗兰说得好,“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辩论的本质,不在于辩倒对方,而在于对真理的不懈探求;辩论的目的,不是让对方哑口无言,而是为了弄明白问题。想赢怕输是人之常情,但在公共辩论中,比输赢更重要的是,我们由此展现了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通过辩论,我们是否拓展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激发了思考。因此,我们期待,在公共辩论中,胜利的一方能够说,“我从对方身上学到了新的东西”;失败的一方能够说,“我错了,但却得到了真理”;围观的人们能够说,“我们又向真理迈进了一步”。

 

有人说,21世纪世界历史的最重要事件,可能是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的重新崛起。从经济强国走向文明大国,呼唤着精神的勃发,观念的更新,理性的构筑。从社会来讲,这不仅需要探求真理的勇气,更需要探求真理的氛围;就个人而言,这不仅需要表达观点的技巧,更要和而不同的理念。惟其如此,我们方能搭建理性、建设性的讨论平台,提升中国社会的民主素养和公共精神,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